基因改造食物特輯

晚上7:16 張貼者: John and Mary


不可預測的影響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93
 
現時對基因如何調節的了解,極為有限。任何對生物中 DNA 的改變,都會引起難以預料的影響。
 
.附有赤色素的基因,從粟米植物取出,然後移到牽牛花上。除了變成白色,花長出了更多的葉和嫩芽,有較高的抗真菌能力,但亦減低了繁殖力。
 
隨機插入外來基因可以擾亂生物中緊密操控的DNA系統。例如,基因可改變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或干擾細胞運作。這便會引起不穩定、產生新毒素或過敏反應,及養份上的改變。從病毒或細菌(稱為「推進器」)取出的DNA,插入了「新」基因,便可啟動這個基因。推進器通常可以迫使基因比正常水平繁殖多十至一千倍,也可能影響鄰近的基因。譬如說,它可刺激植物大量產生一種物質,低濃度還沒有大害,但高濃度時便會衍生毒性。
 
 
.為了增加發酵,一種酵素給改造了基因,但同時產生了一種叫 methylglyoxal 的有毒和變異的酵母。
 
-----------------------
基因改造食物安全測試不足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94
1996年,很多人開始留意到基因改造食物。當時由孟山都公司改造了基因的大豆在美國種植,首次成功抵禦他們生產最暢銷的除蟲劑。超過四成的美國大豆都是出口的。當第一批基因改造大豆運到歐洲,卻與一般大豆混在一起。美國大豆協會拒絕分隔基因改造大豆,理由是它「實質上等同於」一般大豆。
這種「實質等同」的理論已經成為了國際性指引,及基因改造食品測試的根據。根據這個原則,他們會比較基因改造食物與同一品種其他類型的食物,某些化學特性。如果兩者大致相似,基因改造食物便不再需要嚴格測試,因為假設了它們跟非基因改造食物一樣,並不危險。
從科學的角度,利用「實質等同」作為風險評價的基礎是嚴重錯誤的,及不可作為食品安全的條件。基因改造食品可能含有不可預知的新物質,有毒或引起過敏反應。每件產品,除含有某種有害物質之外,不單只不可能「實質上等同」,甚至不可能跟其天然產物完全一樣。
 
 
.1989年,37人在美國吃過含 L-tryptophan添加劑的食品後死亡。這種添加劑就是由基因改造細菌生產出來的,並被認為「實質上等同」,通過安全測試,適合人類食用云云。
在美國的市場,已經有基因改造食品,包括粟米、大豆、馬鈴薯、南瓜、蕃茄、菊苣、木瓜及經過基因工程生長激素 ( rBST)處理的牛隻,所生產的奶及其他奶類製品。由基因改造微生物所製造的一系列酵素,已為整個食品處理工業所應用。但並沒有任何一種食品是經長期的安全試驗,或嚴格的應用於藥物毒理評價。製藥者雖然經過至少十五年的臨床測試,但仍無法完全評估得出難以預測的問題。當藥物推出市場,有其中百分之三,因為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而需要收回,所以更遑論甚少測試的基因改造食品。
---------------
基因污染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116
被植入植物及動物的基因,可以轉移到其他物種。
研究指出,基因改造油菜種子的基因,很快便擴散到附近雜草或其近親。在田野,油菜種子的基因已被改造成可以抵抗 glufosinate -一種用途廣泛的農藥,並在兩代後,雜交到雜草的近親。德國的研究顯示,能抵抗 glufosinate 的基因,可轉移到二百公尺遠田地上的農作物。而食用植物正被改造成可生產藥物及工業用化學品。這些植物,能跟相關物種,雜交授粉,並污染食物來源
很多基因改造魚類都被測試,並保存在漁場內。一種生長激素基因,強力附在三文魚上,刺激生長。三文魚因此在一年內,比正常長度增大五十倍,平均大了五倍。挪威一些地方的漁場,逃出來的魚,數量比原來多了五倍。
在實驗室內改造了蜘蛛、蚊等昆蟲的基因,用於不同用途。這些生物的商品化,會將其釋出環境。牠們繁殖極快,並可飛行很長距離。
 
一所叫國際 Biotechnica 的公司,在八九年對大豆進行了田地測試,包括將基因改造微生物,覆蓋在豆上,嘗試增加定氮量。結果在季末,植物和種子都要被銷毀,田地要再耙,並種植新農作物。隨後的檢查顯示,基因改造微生物已擴散了四畝地,且取代了原來在泥土生活的微生物。
九八年,一項實驗展示了,基因改造甜菜是可以轉移基因到一種常見的泥土細菌 - Acenitobacter。理論上,任何昆蟲、雀鳥及其他動物,會從泥土取出細菌,並轉移到牠們身上。
基因改造出來的新生物,一旦釋放出自然,便可以跟其他生命型態互相影響、繁殖、轉移特性,並會因應環境而變異。在大部分情況,牠們都不能收回或儲存。任何錯失或後果,都只會禍延後代。
 
----------------
誰在操縱基因工程?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97
基因工程工業,給擁有食品添加劑、藥物、化學物和種子業務的很多跨國企業所主導。這些企業已開始在全球市場壟斷了基因改造食物。他們以下列方法達致壟斷:
 
1.世界貿易組織:給予自由貿易政策優先權,令國家難以拒絕新的產品或科技,即使他們仍擔心其對健康或環境有潛在危機。
 
2.專利權:容許企業將基因改造的多樣品種變成專利品。這便給他們操控了巨大的市場。對新農作物的研究、開發和專利是非常昂貴,而這亦強化了大財團主導的趨勢。
3.有系統的收購和合併程序-這些合併併入了種子公司、基因工程公司及其他相關的利益。例如孟山都公司在過去三年,只用了八十億美元進行收購活動。
 
 
「這不只是種子公司的合併,而是真正整個食物鏈的合併。」 -羅伯特.T.法拉利,孟山都公司農業部總裁
多年來工業界的強力游說開始見到成效。他們在全球食品市場,每年總值二萬億美元的佔有量,正在迅速增長。一些分析家建議,如果現時趨勢持續,大部分食品將會在十年內改造了基因。大部分工業國現在採取了生物科技的發展方向,並鼓勵投資基因工程,以獲取利潤,並保持競爭優勢。工業與國家政府的密切關係,也逐漸成為關注焦點。
美國政府被指責跟基因工程工業互相串通。很多坐在主要監管機構的人,例如食物及藥物管理局,都跟這些跨國公司有密切連繫。一份洩漏給綠色和平的文件指出,公關公司 Burson Marsteller 表現出其對政府的信心。他們建議 EuropaBio ( 歐洲的基因工程財團),抑制他們在公眾辨論的聲音,改而留待『那些公益基金會、政客和管制機構,向公眾宣稱生化產品是安全的。』
 
-------------
小心濫交植物?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130
《自然》科學雜誌最近刊登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報告。Thale 水芹( 學名 Arabidopsis Thaliana) 原本以自花授粉為主,經基因改造後,可以抗除草劑,但它散播花粉到附近野生品種的能力也大增。為何有了抗除草劑能力便增加異花雜交能力,這點無從稽考,尚需研究。由此可見,改造基因會產生一些意料之外的特性。假設這種植物是小麥,地點是「品種多樣化的集中地」,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小麥是自花受粉的,意思是小麥的花是由本身的花粉受粉,而不是其他小麥花的花粉。倘若小麥能異花雜交,並將異花雜交能力傳播給「品種多樣化的集中地」的小麥,該區的植物可能會有巨變。一直以來,小麥很少基因交流,現在各種小麥的基因忽然互相交流,後果無法預測,對自然植物、埃塞俄比亞或中東地區的多樣化小麥田不知有何影響,但似乎會是災難居多。
上述雖然只是假設,其他植物會否像 Arabidopsis 那樣轉變仍有待研究。從 Arabidopsis 的基因改造研究中,我們意料不到有什麼後果,風險亦無法估計,人類實在再沒有藉口拿自己的未來做實驗。
 
-----------------------
基 因 改 造 農 作 物 可 持 續 嗎 ?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hunger/worse_6.htm
生物多樣性是糧食生產的基礎。千百年來,農民經過不斷的反覆實踐,累積了很多改良種子、配育不同品種的經驗,以應付複雜多變的天然環境,抵禦不可預知的自然災害。單是稻米,不同地域野生或種植的稻米品種,合起來有十四萬之多。然而,在過去一百年間,竟有七成半農作物品種在地球上消失,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造成這個現象,糧農組織指出,主要是「現代」和「商業化」農業的擴展。現代化農業講求經濟規模和成本效益,往往大量生產單一品種作物。單一種植不足以抵禦自然災害的風險,同時亦造成品種失傳。基因改造研究成本甚高,農作物往往以大規模種植,它對生物多樣性可能造成的影響,已受到很多團體的關注。
此外,基因改造農作物的花粉和種子可能會意外地傳播到鄰近田野,令相近的傳統品種改變,如雜草在吸取抗除草劑的基因後,可能會變成「超級雜草」,這樣,既擾亂了生態平衡,也對糧食生產構成危害;種植能對抗除草劑的農作物,也可能導致農民增加使用除草劑,對泥土和環境造成更大的損害。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hunger/worse_1.htm#1
研究基因改造食物所費甚巨,少數資源豐厚的跨國農業生物科技公司,瓜分了整個基因改造作物市場,一般農夫難以染指。孟山都 (Monsanto) 是農業生物科技公司的表表者。透過一連串的合併和收購,孟山都在基因改造市場獨佔鰲頭,一九九八年,美國近九成的基因改造種子均是由它提供的。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伴隨著對消費者更強的操控,孟山都就曾在向農夫收取額外技術費的同時,要求他們採用由其出產的除草劑,並且規定他們不得自行保留種子,違例的農夫更遭孟山都檢控 ( Panos,1999)。生物科技公司控制市場的霸道行徑,可見一斑。
絕       
種子的特性是延續下代,但基因工程可以改變這種特色。為了妨礙農民在購入基因改造種子後自行留種,種子商研究開發「絕育種子」,使種子失去自我延續、繁殖後代的功能。「絕育種子」除了加深農民對跨國公司的依賴外,還會使無力負擔每年購買新種子的貧窮農夫,陷入困境。此外,透過花粉傳播,絕育作物也可能污染其他農作物,使其失去繁殖的功能。孟山都已向全球七十八個國家申請這項「絕育」技術專利,但在備受各方指摘後,終宣布短期內不會發展這種技術。縱或如此,孟山都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壟斷市場的企圖,卻已十分明顯。
--------------------
 
 
基因侵蝕:破壞糧食供應的穩定性和文化多樣化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126
全球的「品種多樣化的集中地」正面臨威脅。生物的品種日漸減少,多樣化下降,形成所謂的「基因侵蝕」(GeneticErosion) 。……
……在意大利南部,由於基因侵蝕,一些地方品種已絕跡世上。科學家在當地做了幾項研究(一項在一九五零年,其餘的在一九八零年代),詳細比較和計算了基因多樣化的損失程度。在這三十年裡,幾乎所有小麥、鷹嘴豆、小扁豆、洋蔥、蕃茄和茄子的原有品種,皆從該區永遠消失。穀類品種的平均消失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一。縱使全球的耕地很多,理應可以保留不同蔬菜品種,但流失率亦高達百分之八十一。科學家在南韓做了一項基因侵蝕研究,紀錄了五十七種內逾五千個品種的農作物。由一九八五至九三年這八年內,百分之八十二的原有品種絕種了。世界各地的統計數字都顯示基因侵蝕情況嚴重。一九四九年,中國有八千種稻米,但到一九七零年,只剩下五十種。一九三零在墨西哥紀錄的玉米品種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仍存在
有朝一日,農作物將再沒有抵抗害蟲和疾病的基因。科學家幾十年前已著手保存農作物的多樣化,從世界各地收集逾百萬種植物種子,放在低濕度和低溫的「基因庫」裡。基因庫是由國際組織、政府或研究中心成立,多數設在南方國家,管理和注資則由北方國家負責。種子定期再種植,以確保能繼續發芽。全球有一千三百個基因庫,貯存的種子約六百萬種,但由於有些基因庫收集了同一品種,所以實際品種數目應該更少(附錄二)
長遠而言,基因庫不是保存品種的良方,原因如下:
*很多種子在貯存中死亡。一九九一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指出,在拉丁美洲玉米計劃的基因庫裡,只有一半的種子仍能發芽。
*在基因庫裡,種子沒有機會接受「物競天擇」的考驗,無法適應氣候的變化,不能抵抗新害蟲和疾病。種子在基因庫內繁殖了幾代,便失去適應力,反而適應了基因庫內的低溫環境。
*即使在基因庫,品種的流失也十分大。神戶大學的小麥庫,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可是在每一年,小麥庫只會為每個品種培植五棵植物,令到同一品種內部越趨統一,減低了品種中的變化可能。
*有些基因庫沒有紀錄植物的特性,種子對農民、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便毫無用處。當地農民世代相傳的知識也沒有紀錄在種子的樣本裡。
*科學家通常在主要的道路網附近收集種子,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地區。例如,東歐廣泛地區、前蘇聯南部的區域和北非都是小麥的主要「品種多樣化的集中地」,卻被忽略了。
保存多樣化的較佳方法,就是讓植物留在原本的生長環境。放在冷藏庫或博物館,用處不大。只有派給有需要的農民,才能讓種子生長和發展。埃塞俄比亞的基因庫經常和當地農民交換胚芽,合作無間。希望這是基因庫日後的路向。
 
 

世紀大賭搏:賭注就是你和大自然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gm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147
基因改造食品,來勢兇兇不論你喜歡與否,甚至你根本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基因改造食品,基因改造食品經已登堂入室,無聲無息地進佔超級市場的貨架。除非你立即採取行動,抵抗基因改造食品的入侵,否則,你將會避無可避,無奈接受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食物經已駕到。可是,你從沒有說過接受,他們也沒有預先告訴你。現在,豆奶、豆腐花、麵包、巧克力、蛋糕餅乾、植物油、雪糕、麵食......超級市場出售的加工食品中,有六成含有大豆成份。許多食品所含的美國大豆,都是經過基因改造。綠色和平在1999年10月進行的測試發現,部份在本港出售的豆類製品,亦含有基因改造成份。 ……




基因工程:變態生物

基因改造工程,是以人為的方法,改變物種的基因排列,通常涉及將某種生物的某個基因,從一連串的基因中分離,再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例如,科學家看中了一種北極魚的基因,認為它有防冷凍的作用,於是將其分離抽出,再植入蕃茄之內,製成新種的耐寒蕃茄。
 
美國政府的研究人員,曾將人類生長激素基因注入豬隻,希望豬隻可以長得更大和更少脂肪。結果,豬隻患上視力模糊、關節炎、胃潰瘍、肌肉萎縮、昏睡和陽萎。更重要的是,牠們並沒有因此而比正常豬隻長得更大。
每種生物,包捉人類,都有基因。基因決定了每個細胞要做甚麼,並且代代相傳。基因確保了生物傳宗接代的穩定性,譬如說,鯨魚誕生鯨魚,細菌繁殖細菌。在自然界的規律下,交叉繁殖只會在相同的物種之內發生。所以獵犬可以跟牧羊狗交配繁殖,但卻不可以和貓生育後代。
但是,基因工程涉及抽取某一物種的基因(例如蠍子),轉移到不同的物種(例如粟米),從而創造成前所未有的嶄新品種,例如蠍子粟米或北極魚蕃茄,牠們是大自然本身無可能通過正常的進化而產生的,有著新的特性,將這些人造的科學怪物放在自然環境中,會帶來什麼後果,仍是未知之數。
 
含有蠍子基因的粟米,確是恐怖駭人,卻並非綠色和平危言聳聽,經自編造。著名的瑞士農藥公司 CibaGeigy,已經為他們的蠍子粟米申請了專利權。
其他跨國大公司,也正在爭相搶先,不顧自然規律和物種的分野,肆意發明新的物種,新的食物。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制止基因改造食品的國際性市場拓展,否則他日為時已晚,追悔莫及。
 
 
基因改造大豆
綠色和平發現,在香港出售的部份豆類製品,包括豆奶和豆腐花,含有名叫 Roundup-Ready 的基因改造大豆。相比傳統大豆,這種基因改造大豆,並不是較便宜,不是更美味,也非更有營養,產量亦沒有提高。它們只是美國跨國財團孟山都公司(Monsanto)設計出來,它的特點是有能力抵抗一種名叫Roundup的除草劑。這種除草劑,其實亦是孟山都公司所生產的。故此,孟山都改造大豆的基因,無非是要保証農民繼續使用它的除草劑,以賺取更多的利潤,與改造大豆的品質,沒有絲毫關係。
這種基因改造大豆所含的新基因,分別來自某種細菌、花椰菜病毒和牽牛花。加入外來的基因後,大豆的基因排序改變了,但是,這些外來的基因,對其它基因、以及對自然環境,會帶來什麼影響?至今為止,我們對此所知甚少。
 
 
誰最想你吃基因改造食物?孟山都
1996年,孟山都公司的另一產品基因改造棉花,出了問題。根據本來的設計,基因改造棉花會自己產生一種殺蟲劑,以防預毛蟲。可是,這項基因工程失敗了,損失約二萬畝棉花。更危險的是,毛蟲可能會自始不怕該種殺蟲藥,成為超級毛蟲。
孟山都公司是一間大型的農業化工企業,最著名的產品,就是於越戰時開發及生產的柑橘劑 (AgentOrange),這種臭名遠播的落葉劑,毒性極強,能使叢林寸草不生。最近,孟山都公司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改造了rBGH(一種廣受爭議的牛隻生長激素)的基因,使牛隻可以生產更多牛奶,但卻有可能因此而損害牛隻健康。美國的農民及消費者組織,大舉抗議這種基因改造激素,歐洲聯盟亦決定起碼在公元二千年前,禁止使用這種激素。孟山都是其中一所全球獲利最多的跨國企業,近年,孟山都大力催谷基因工程的發展,廿年來,已花了二十億美元在基因工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上
不值得以健康冒險
很多跨國企業用以改造食物的基因,乃是來自人類絕少進食的生物,例如蠍子、蛾、細菌、病毒和老鼠。基因改造工程將外來基因,植入人類的日常食物,例如肉食、水果和蔬菜,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過敏症就是其中一種最常出現、但也是最難應付的後遺症,而把未經試驗的物質植入食物,將會增加過敏反應的危機。
 
1996年,又有一項改造大豆的基因工程,將巴西果仁的基因植入大豆之內。雖然牽涉的基因,只是巴西果仁其中極其微小的一個基因,但事後發現,對巴西果仁有過敏反應的人,進食這種基因改造大豆後,即引發他們的不適。最後,這項基因工程也得終止。
進食基因改造食物,長遠對人體會構成什麼影響?這個問題,需要作出長時間的研究,慬慎處理,可是,大財團往往在未有完滿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就急於將基因改造食物推出市場。
在歐洲,基因改造食物已經引起極大的公眾關注,許多消費者、母親、環保份子、政客、記者、以至科學家,拒絕以自己的健康和大自然,為大財團的利潤而冒險,反對基因改造食物,紛紛站出來,向孟山都等生物科技跨國企業說不。在市民的巨大壓力下,奧地利、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英國等地的超級市場,已先後宣佈放棄售買基因改造食物,許多著名的食品製造商,亦順應民意,不再使用經過基因改造的成份。
 
基因實驗:賭自然、賠未來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知道,引入外地物種到新的棲息環境,可能引起災難性的後果。例如,將黑櫻桃樹從德國引入北美,滅絕了當地原來的稀有品種。把尼羅河鱸魚引進同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亦大幅減少了原居魚類的數量。
經過基因改造的植物和動物,從一開始就沒有天然的棲息地。牠們都已是全新的品種,一直只在實驗室開發,從未在野生的環境下測試。換言之,牠們都是影響難料,後患莫測的異形生物。
 
有一次,科學家過實驗後,認為已經成功改良了一種棲居泥土的有益細菌。可是,新改造的細菌,卻產生出乎意料的後果,引致小麥和有益真菌的死亡。
基因改造植物,是一株有生命的生物,不單能夠繁衍後代,甚至可以與他種交叉繁殖,更可能牽連其他正常的物種,例如蝴蝶吃了基因改造植物的花粉,雀鳥又吃了蝴蝶,如此層層遞進,一旦出錯,危及害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
 
大豆是一個主要的國際性農作物,孟山都公司看中這點,打算將其生產的基因改造大豆,推銷全球。但在日本,有一種雜草是大豆家族的一員,假如孟山都的基因改造大豆和雜草大豆交叉繁殖,便會產生一種能夠抵抗除草劑的『超級雜草』。
推廣基因改造農作物和食物的公司,聲言他們是要『改良』自然。譬如說,他們宣稱使農作物更能抵抗除草劑,或者使蔬果變得更大更好。事實上,這些所謂改良產品的主要得益者,既不是消費者,也不是大自然,只是產品的製造商。就如孟山都公司的大豆,是設計用來抵抗孟山都本身生產的除草劑,為的不過是更大的利潤。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