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探索之旅 | 星洲日報
清晨7:26 張貼者: John and Mary
2008-11-12 16:36
*
薩拉丁大城堡是開羅最好的古代回教建築,學生可以從中吸取建築藝術表現手法。
*
建築系學生用素描記錄埃及博物館,也記錄了這次埃及朝聖之旅的旅途。
*
宋怡萱認為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最能代表埃及的建築物。
*
奎貝堡壘
*
漢阿哈里里(Khan al-khalili)大市集是開羅最富色彩的地方,販賣香料、毛毯、肚皮舞衣、寶石、紀念品等。
*
金字塔群
*
Hanging Church
*
林俐盈
*
阿末阿里茲
*
謝文輝
*
梁俐寧
1 of 11
10月7日凌晨3點鐘,科威特航空從KLCC沖向雲霄,承載泰萊大學學院建築系文憑班26名學生的學習熱情,向地中海方向飛去。夜如此深,即將遠行的學子卻了無睡意,臉上盡寫期待古文明建築之旅的雀躍心情……
建築系學生埃及朝聖
讓建築回到最初
這趟旅程的目的直接而鮮明──走出教室,走進一座古城去尋找建築脈絡!旅程走的也許仍舊避不開是一般游客路線,但建築系學生,具備建築學術專業視角和敏銳觀察力,感受和收獲肯定有別於一般走馬看花的游客。
老師們一再交待,要學生用心去感受所看到的、聽見的、聞到的、觸踫到的──開羅,而不是光留心偉大的建築外殼而已。
金字塔群
真正的震撼,從小洞口跨進金字塔通道以後
金字塔的建造,在建築史上至今仍是一個謎。一堆的巨石,堆砌成廣袤沙漠裡一座結構複雜的金字塔,只為保存法老的木乃伊,建成國王和王后的陵墓。最重的石塊達160吨,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文憑班第六學期學生林俐盈表示,這實在“難以想像”。
當巴士在沙塵滾滾裡企圖擺脫叫囂的車龍陣,開向依傍城市中心的埃及最大、年代最久的吉薩金字塔群(Pyramids of Giza)所在地時,最大的“古夫金字塔”(Oyramid of Khufu)在人來人往的現代建築物後若隱若現,同學們的數碼相機就卡嚓個不停,他們當時還不知道,真正的震撼,就像林俐盈同學所說的:“是彎身從小洞口跨進金字塔通道以後”。
“進入坑道裡攀爬千年古蹟,感覺很不一樣,向下的通道又深又窄又暗,又有陡峭的斜坡,黑暗中感覺像是沒有盡頭,這一走,像走進5000年的歷史隧道,同學們都說,金字塔內沒什么好看的,走得那么辛苦原來只是一間空墓室,我卻不那麼認為。”
不能攜帶相機,她用手觸石壁,一步一震撼。“建築設計講究動機與目的,想5000年前的人的生命哲學,用心及勞力建造出這么一棟5000年以後的人類仍看得見的金字塔,我每行一步,就領悟到古埃及人那種毅力,這是學建築的人不能沒有的一種決心。”
這樣難忘的體悟,這一趟30公尺深的深入金字塔心臟之旅,比起任何書本上讀過的建築理論,更觸動了這位女生的心弦。當今國際建築界其中一個趨勢是解構主義理論,顛覆一切建築原理:不理會內部的功能。金字塔建筑藝術與此恰恰相反,這位都市女孩直喊“百聞不如一見”。
旅程第一天是“金字塔天”,上午是吉薩金字塔群下午便到階梯金字塔(Step Pyramid),這是法老王御用建築師印和闐(Imhotep)在西元前2650年為卓瑟王(Djoser)打造的,是埃及所有金字塔的始祖,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石造遺蹟,尤其要經過廊柱通道,給了學生不少建築靈感撞擊。
古夫金字塔:約在西元前2570年完工,當時的高度是146公尺,現已降低了9公尺。大約用了230萬塊石灰岩建造,估計每一塊石灰岩約有2.5噸重。
埃及博物館、
Citadel薩拉丁大城堡、
漢阿哈里里大市集建築建築設計不能忽略人文與細節
金字塔叫人嘆為觀止,但為防偷盜及洪水汜濫,金字塔內的木乃伊及古物早被轉運出來了。要加深對金字塔建築的了解,就一定要到埃及博物館走一趟,哪裡收藏了超過12萬件古埃及文明時期建築遺蹟與古文物。
埃及博物館展示品多到令人眼花撩亂,游客也絡繹不絕,這些建築系學生如不預先做足功課再精明的選擇性觀察,一個上午肯定“走掉許多寶”。從石版畫、墓畫的象形文字、雕像藝術、珠寶金器設計、石棺到皇家木乃伊室Royal Mummy Room裡11具著名的木乃伊,同學們從建築外殼走進歷史實境。
由於嚴禁相機,很難拍到博物館內部的珍藏古物,但見泰萊建築學院課程主任劉文煥俯首疾書,畫下一幅又一幅的素描,他說:“建築素描不難,最難是人像。”建築師干嘛要畫人像?這樣問顯得有點門外漢,建築設計絕不能欠缺人文素養與細節追求,用的建材是石塊是鋼骨水泥,靈魂卻是一顆“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建築系學生一定要出門,每年都舉辦短程考察之旅及一趟遠程學習團,學生要自費,但這樣的投資回酬是值得的。”當年他在美國唸建築學時,有兩個月時間游走蘇格蘭、倫敦、巴黎等地,看了很多古蹟建築與現代建築,他說:“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神情風貌,走進去以後感悟至深。”
離開了博物館,巴士開到龐大的薩拉丁大城堡。這裡是從前埃及統治者的居住地,留下3座風格迥異的回教堂以及宮殿。導游說,這是開羅最好的古代回教建築,所以特地撥一段時間讓學生安靜坐下來畫素描。
“安靜時分”後,就要準備到開羅最大的市集,大家都萬分雀躍,因為可以體會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趁機購買手信。窄小的店鋪,鋪排成一個大市集,這是開羅最富色彩的地方,由香料、水果、毛毯、肚皮舞衣、抽水煙器具、寶石、游客紀念品等等組成一系列多元豐富的顏色世界。
奎貝堡壘、
亞歷山大新圖書館Bibliotheca Alexandrina
世界第2大圖書館
離開開羅,北上沿地中海而建的海濱城市亞歷山大。當進入這個城市,建築物突然變得整齊,樹木也多了,再加上蔚藍得眩目的地中海,這樣的城市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首先參觀的是奎貝堡壘,這個建築設計獨特的城堡,自然會吸引學生,隨手又是一幅幅素描;但因為前兩天大城堡、回教堂看多了,顯然這巨碩城堡引不起學生太多好奇。
反而,當來到一處廢棄古墓遺址,表面上看只是一口井,順弧石階梯往下走,地下室豁然開達!壁上的浮雕融合了希臘及埃及兩大文化,裡頭擺放棺木等的空間設計完全出乎大家預料。
就像唸第4學期的魏君玲在旅程結束後的埃及之旅之“最能代表埃及的建築物”小型辯論會中說的:“大家也知道,旅程結束後的調查顯示,最令我們整團人出乎意料及印象深刻的,非神秘又奧妙的El-Shuqafa陵墓莫屬!”這個地方在旅游介紹書上屬“超冷門”,但這組同學堅持,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埃及建築構造。
其實不只這個其貌不揚卻內有乾坤的古墓令同學們感到意外,就算做了功課,當站在設計現代的亞歷山大新圖書館Bibliotheca Alexandrina面前,大家也都驚嘆不已!就那面刻滿文字、圖表、音樂和數學符號及世界各種文字的巨石墻,就吸住了所有腳步。
當大家知道這個於2002年正式開幕的世界第2大圖書館所在地,被認為是希臘時期建立世界最早圖書館的舊址,全館藏書逾40萬冊、珍藏書藉5萬冊、手抄本1萬冊及地圖5萬份後,臉上莫不填滿感嘆號!
這個由挪威斯努希塔建築事務所標下的建築設計,外型像一個半嵌進地面的圓鐵餅,也象徵初升的太陽。
埃及人稱這圖書館為“埃及瞭解世界的視窗、及世界瞭解埃及的視窗”,並希望它能成為國際間進行文化文明交流的場所。
這裡有3座建築,主要是造型奇特的11層樓高圖書館,另有一個球型天文館,第3座建築是服務大樓。它們面對地中海,背靠亞歷山大大學各理科學院。建築系第一年學生宋怡萱說“ 這才是最能代表埃及的建築物。象徵過去與有希望的未來。”
Hanging Church、尼羅河夜游
一個充滿神秘與宗教色彩的地方
開羅是非洲和中東第1大城市,一個充滿神秘與宗教色彩的地方,從古埃及、希臘、羅馬、基督教到回教,這個住兩千萬人的城市,被世界衛生組識列為全球最受污染的城市之一。
第2學期的女生Nik認為,埃及沒有顏色,“不管是建築物還是老百姓的生活,都給我一種停頓的感覺。對於她而言,最能代表埃及建築的不是回教堂,而是基督教堂,特別是著名的Hanging Church,這座教堂建於西元7世紀,因當時下面是水閘門,所以教堂懸空建立,因而得名。“因為它有幾層建在地底,符合古埃及建築物老愛往下建的風格。 ”
而兼職講師黃奕舜對這座大教堂感受更深:“建築不是平的,聲音也可創造、完成一個空間。當我在教堂裡跟唱聖歌,當回教堂宗教師祈禱的回聲填滿整個空間,我的感受特別的深刻。”這位設有自己的建築事務所的建築師,看教堂裡數千年前的原創壁畫,久久不能自己。
“學生也許還不能全部明白、體會,但所見所聞會嵌進他們的潛意識,將來有一天,會對他們的建築創作造成深刻的影響。”在夜晚的尼羅河上,他為這次旅程作了總結:“這就是學習。”
後記:
非一般埃及之旅
也許是跟建築系師生出門的關係,看埃及的角度變得比原來準備的寬廣。原來建築系師生不只看建築,他們也看人、看塵土、看線條、看空間、看光線、聽聲音、感細節……他們受過訓練的敏銳觸感安靜流竄,感覺特別好。
旅程中學生總不停照相,我心裡嘀咕“怎么跟游客沒兩樣”,一直到回程的飛機上,馬來女生Nik拿出相機,讓我看她的攝影作品,“你看,線條可以創造節奏和音律,這就是建築迷人之處。”除了線條,她對光線也很敏感,這從她所攝下的照片便可一窺一二。
如果說,埃及是尼羅河上的一朵蓮花,這朵蓮花如今盛開在學生心上,和悠悠的尼羅河水,世界上最長,我看見過最美的一條河,流淌進這群未來建築師的設計創作靈感裡!
建築系學生Q&A
如果有機會重回埃及,我最想……
Q1: 埃及之旅,哪個建築物最讓你有所啟發?啟發性何在?
Q2:請用色調、線條來形容埃及。
Q3:埃及,現代與文明之間……
Q4:若有機會重回埃及,你最不想錯過什么?如果是一個人到這裡背包旅行,你最想做什么?
Q5:通過旅行,建築師可找到什么?
1. 林俐盈
A1:埃及之旅最令我驚喜的是亞歷山大新圖書館。這棟圖書館用建築刻畫古埃及,明顯考慮歷史因素。最打動我的是,那面向蔚藍地中海傾斜的圓形建築,像初昇的太陽,象徵一天的新開始,以及那道朝向地中海沒有終點的橋,象徵學無止境,都是很美的意象,我認為它在建築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A2:我選由紅至藍色系來比喻埃及。紅色代表精力充沛及猛烈,那是5000年前人類首個文明發源地古埃及;藍色是溫和,是團結,是平靜,這是現代埃及給我的色溫。用線條來形容,埃及是個和平及緩步發展的國家。
A3:埃及介於現代與古老,沖突感明顯而有趣。今天的埃及人與古埃及似失聯結,但他們仍守護、依靠這個沒有聯結的過去來發展他們的國家。
A4:我仍要回到Cheops大金字塔,鑽進隧道裡去感受那種幽閉恐懼感,安靜感受古埃及人所思所感;如果我是背包客,我最想穿梭於小巷,去發掘其隱藏的獨特生命力。這是一個經歷過那么多不同朝代歷史的國家,極富神秘感。
A5:對一個建築系學生而言,走進一個空間去感受去體驗,便能感受那空間專屬的氣氛、周圍環境與格調;還有那建築物的真實高度、光線以及一切進入你心靈的事物,這些都能讓一個人真正去感受那棟建築物,讀懂、聽懂它。
旅行,能讓一個建築系學生體驗多元文化及生活方式,讓他有不同的想法及解析生命的角度。這些都能幫助提高創造力,將來我的思維和設計,就不再只局限在馬來西亞的框子裡了!
2. 謝文輝
A1:埃及博物館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記。這裡不只保存了埃及的歷史與文化,建築體本身與展覽功能也很好的結合。對我而言,盡管太多的出土文物讓空間變得狹窄,但埃及博物館依舊展示了其他博物館所無法展示的元素,一種埃及專屬的古文明與現代聯結。
博物館內主要展覽館與分館的走道與燈光設計,讓參觀者產生一種想要探索的幽深神秘感,讓我幾近屏息,不斷自問:“他們從何而來?為何來到在這裡?他們是誰?這些是什么?他們屬于怎樣的年代?”未來,遷館至位於吉薩正在興建的大埃及博物館後,這將成為世人歷史與文化學習重鎮,我堅信它是永恆的“古今通道”!
A2:無法用單一色調與線條來形容埃及的多樣多面性。但若真要挑,我會挑亮眼的琥珀色,一種黃褐色調;埃及予我的直覺是一直線條,但途中要不斷穿越障礙、迂迴繞道,但它通向無止盡的前方。
A3:也許我們不希望重複歷史,但是沒有那5千年的古文明,埃及不會是今天的埃及,但埃及也不能只停留在“尼羅河的禮物”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自滿裡,它必須腳跨過去,創造更豐繞的未來。
A4:在埃及,要背包旅行還真不容易。尼羅河是埃及命脈,若有機會,我想延尼羅河道,雇一艘埃及人開的小游艇,從上埃及納瑟湖(Lake Nasser)啟程,沿尼羅河到亞斯旺、盧克索、底比斯、阿瑪納、薩卡拉、孟菲、開羅,再到亞歷山大三角洲上岸,結束行程。
A5:建築=生命,建築概念與靈感往往從生命元素裡來。建築師要具備常識,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科學……都要“懂一點”,因為外在因素總在影響空間與建築,而建築也回頭影響景觀與環境,旅行能讓建築系學生探索與見識不同的環境與空間,思識到在多變的世界裡,要努力使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得更好。
3. 阿末阿里茲
A1:埃及最古老的階梯金字塔。我能同時感受到階級與平靜。這是埃及金字塔之始祖,也最令人震撼。
A2:一個字:褐!從飛機上俯望,盡是四方塊、立方體及及褐色建築群佇立黃褐色沙漠上!
A3:從建築角度看,埃及有成就非凡的過去,但今天,埃及的建築就只是樸素、立方及單一而無變化。
A4:金字塔。期待新發現。
A5:建築系學生必須吸收世界各地優秀建築師的思維、不同的建築理念與風格及親自去看看世界奇觀。
4. 梁俐寧
A1:最啟發我的是階梯金字塔,這個石造建築物開啟了埃及金字塔建造輝煌的歷史,幕後建築師Imhotep創造了塔狀紀念石造建築,給了我很深切的啟發。
A2:站在開羅東郊的穆蓋塔姆山上的薩拉丁城堡上,我俯見埃及最佳縮影,新舊交融。
A3:埃及在世人眼中只有“落後”的古文明,但我看到一如其他發展中國家,埃及也在努力朝現代化發展。
A4:再有機會重游埃及,我最想做的是在亞歷山大新博物館待上一些時候,認真研究它的建築結構和藝術表現手法,同時安靜的閱讀珍藏的典籍,裡頭書本地圖手抄本千千萬萬,恐怕讀到的也只是一隅。
A5:多元文化和生活價值觀如何對周遭的建築物產生影響,這樣的觀察,對建築系學生來說太重要了!
5. 陳文彬
學院每年的10月都會辦學習旅行,一趟可以讓我們學習和親身體驗建築設計的旅行。到目前為止,我去了上海、印度和埃及。基本上,我覺得我們不一定要去那些有世界奇觀或幾千年歷史建築物的國家才算學到東西。就算去了,也不一定只能專注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罷了。
因為我相信,建築設計是全方位的科目,不能只靠死讀書,看網上照片,設計模型或是聽課就足以達到國際水準。我相信,為了能學到更多,我們必須親身去體驗當地的建築設計文化、風俗習慣、氣候、道路和其他重要的因素。
這趟旅行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更瞭解古埃及的文化和新埃及的變化。能和一班同樣讀建築設計系的朋友去不但可以交換看法,而且更能夠和老師們談談心得,獲益不少。
星洲日報/副刊‧報導:許雪翠‧2008.11.0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