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星巴克指數 哥倆差
清晨5:07 張貼者: John and Mary
* 2008-11-16
* 工商時報
* 【林志昊/台北報導】
美國與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成長的雙引擎,這兩個國家內需市場的疲弱,將不可避免的,讓全球景氣走向衰退。市場人士經常引用,象徵美國內需的「星巴克指數」,以及象徵中國內需的「大閘蟹指數」,雙雙下滑,法人表示,這種現象意味著,在內需力道仍然不振之際,以內需為導向的投資布局,也要優先挑選防禦型的標的。
《Newsweek》分析師 Daniel Gross撰文指出,一個國家星巴克開店據點的數量越多,代表該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就越大;因為星巴克總是喜歡以都會區的辦公角落做為營業據點。
譬如,光是紐約曼哈頓區,星巴克就多達200家;全球金融中心倫敦,星巴克也高達256家,如今在金融風暴的洗禮之下,金融界大裁員,當然也讓星巴克的營運受到波及,星巴克總公司日前就表示,將在明年內關閉全美約600家據點。
另外,以大閘蟹銷量起伏做為計算基礎的「大閘蟹指數」,則具有反映中國內地民間消費實際狀況的作用。
以香港為例,受金融海嘯影響,當地今年10月從蘇州進口大閘蟹的噸數僅有6噸,跟去年同期的12噸相比,銷量急速下滑5成。
即使是在大閘蟹的產地蘇州,今年的成交量也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顯示在金融海嘯下,即便中國的大閘蟹成交量只少了10%,但是,還是難以抵擋全球不景氣的寒流。
從星巴克指數與大閘蟹指數雙雙下滑,可以看出美國內需已走入衰退,而中國內需則是呈現減緩的走勢;在這種環境下,即便兩國積極擴大內需,但是,短期間內無法立即見到成效。
匯豐全球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包括消費型與健康醫療類股相對抗跌,因此就整體來看,民生必需品消費與非必需品消費、健康醫療等,是短期在盤勢未明顯止穩前,相對看好的標的。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也表示,從星巴克與大閘蟹指數的變化中可發現,美國經濟衰退,中國絕對難以獨善其身,國人在基金投資上,還是要以防禦至上、保守第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