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幻作家四十年前十大預言半數應驗-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下午6:57 張貼者: John and Mary

美國科幻作家四十年前十大預言半數應驗
北京新浪網 (2008-11-23 17:2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詹姆士‧貝利(James R. Berry)曾在40年前,也就是1968年,預言2008年11月18日會是什麼樣子。他在《機械圖解(Mechanix Illustrated)》雜誌上發表《40年後的未來》一文,對40年後的地球狀況和人類生活進行了大膽猜想,這些猜想從純平電視到電視會議,可謂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當然,他的有些預言並沒有變成現實,比如,他認為,40年後,城市空氣無污染;建築用漆總是清新;女人除了用電腦安排做什麼飯菜外,仍然很少做工作。

  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維珍銀河公司推出2010年太空『組團游』計劃後,迄今吸引數百人訂票、數萬人申請。太空游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而乘坐什麼樣的飛船去太空,自然成了熱點問題。2008年7月,維珍老板理查德‧布蘭森揭開了維珍集團研發的太空梭的面紗:『白騎士2號』。

  『白騎士2號』是一艘雙體飛船,看上去有點像兩架單獨的飛機被一個機翼連接在一起。『白騎士2號』翼下有4個發動機,翼展達42米。『白騎士2號』每天最多能進行四次發射。機艙設有6個遊客座位、2個飛行員座位。圖為維珍集團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展出了『白騎士2號』外觀(局部)。

  五項變成現實的預言

  1.網上購物

  1968年預言:未來的購物者不必再因為人多擁擠而苦惱,他們可以通過電子設備瀏覽任何一家商店的貨物。

  2008年實況:對還處在電話購物和超級市場的作家來說,貝利能預見到數字分銷(digital distribution)和網上訂貨的時代,確實令人吃驚。現在,網上購物使他在1968年的預言變成了2008年的現實。

  2.家用電腦

  1968年預言:『2008年,對家庭來說最重要的一樣東西就是電腦。電腦將被用來處理旅行預約、傳遞電話資訊、記錄生日和紀念日、計算稅金,甚至還用來計算每月的水費、電話費和其他方面的支出。』

  2008年實況:你能想像得出沒有電腦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貝利確實將目光鎖定在這項技術的連通性上,以及這種連通性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上。和他的預測一樣,電腦不僅變成了家庭的中心,它還是每一個人必不可少的社交和理財工具。

  3.手提電腦和電子郵件

  1968年預言:『一位商業伙伴想要一張你公司為運動船隻生產的一種新型馬達的圖紙。於是你伸手拿出公事包,在一個看起來像電視螢幕的東西上用跟鉛筆一樣細的紅外線閃光燈畫出草圖。』

  2008年實況:我們不會在手提電腦上用紅外線閃光燈畫草圖,但是隨著觸摸屏技術不斷提高,超薄電腦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人利用一根觸控筆操作電腦。同樣,設計者和插畫作家也利用電腦創作數字透視圖。貝利在他的預言中認為,2008年那個人畫好草圖後會再做什麼呢?他預測那個人會像我們現在一樣,通過網路把郵件發給他的商業合作伙伴。

  4.太空游

  1968年預言:『另一種度假方式是在太空旅館裡。人們搭乘火箭前往太空旅館,再乘坐火箭返回地球,其間ui以遙望美麗的地球和月球,這將是一次難忘的度假之旅。』

  2008年實況:事實上我們沒有太空旅館,除非你認為國際空間站就是。然而,我們確實擁有正在萌芽中的太空旅遊業,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名遊客送入太空軌道,第一名太空遊客是丹尼斯‧提托,他於2001年進入太空,最近的一位太空遊客是理查德‧加利奧特。未來的軌道旅行將變得更加頻繁。理查德‧布蘭森的私人太空旅行公司維京銀河(Virgin Galactic)也為太空旅遊業打開了方便之門。

  5.機器人勞工

  1968年預言:『可用機器人做家務和其他簡單事情。』

  2008年實況:雖然你不能擁有一個跟《傑森一家》裡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但是你可以擁有一個會用真空吸塵器打掃地板的清潔機器人Roomba,或者擁有一個會整理草坪和清理雨水槽的機器人。汽車是利用機械臂製造的,日本的工人受到機器招待員的熱烈歡迎。機器人代替我們前去探索深海,有時候甚至是其他行星。現在機器人的使用比貝利在20世紀60年代設想的方法更加簡單,機器人工業也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產業,它似乎每天都在快速向前發展。

  五項未成現實的預言

  6.時速250英里的自動駕駛汽車

  1968年預言:『你輕快地跳進你的豪華雙座氣墊車裡,按下一個按鈕,國內交通電腦就知道你要去哪裡了。這輛車在市郊以每小時150英里的速度行駛,到了建築物更少的地方,它的速度會增加到每小時250英里。』

  2008年實況:你不僅需要自己駕車,而且如果以每小時250英里的速度行駛,你不僅會收到很多罰單,而且還有可能會送掉性命。自動駕駛汽車的想法是科幻小說的一個永恆話題。

  7. 有穹頂的可控制氣候的城市

  1968年預言:『你開車穿過很多城市,它們中有很多上面都覆蓋著大型穹頂,確保市內一年四季的氣候都比較均衡。』

  2008年實況:現在看來,想控制氣候簡直就是白日夢。全球變暖引起的恐慌和人類的出現導致地球這顆行星遭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現在我們甚至無法十分準確地預測未來兩天的天氣情況,更不用說y熅蒡y城市罩起來了。

  8. 模式混合器

  1968年預言:『被稱作模式混合器的巨大交通樞紐坐落在市中心以外的各個地方,兩座之間僅相距15到50英里。大部分模式混合器的最大特點是擁有發射台,可裝載200名乘客的火箭將從這裡發射,把乘客送往其他大陸。』

  2008年實況:貝利提到的模式混合器就像地鐵站,不過前者的不同之處是它隨時準備把火箭發射到世界各地。貝利的這個預言聽起來更像現在的飛機場,但是二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卻存在很大差別。現在我們仍乘坐噴氣機和螺旋槳飛機,與貝利所說的可裝載200名乘客的火箭相比,超音速運輸機和高超音速客機的載客量是200到300人。而速度更慢的大型噴氣客機被用來進行行程較短的洲際飛行。

  9.每天工作4小時

  1968年預言:『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間大約是4小時。但是其餘時間z瓣ㄢㄔ悁菑v支配。公務員的空閒時間要用來學習,保證自己能跟上新發展形式的步伐,他們平均zC天要在家學習2小時。』

  2008年實況:我們不希望那種生活,每天工作5到9小時非常好。這種生活方式或許才是最好的,有誰願意回家後再做2小時『家庭作業』呢?不過,事實上我們每晚通過網路或電視瞭解各種知識的時間遠遠超過2小時。

  10.自動體檢

  1968年預言:『做體檢時,你只要在診斷椅上坐一兩分鍾,就能得到所有健康診斷報告。』

  2008年實況:你去看醫生時會遇到什麼情況呢?體檢時要有很多醫生進行一項項的檢查:一位醫生檢查耳朵,另一個檢查眼睛,繁瑣的檢查名目有時候會把我們弄糊塗,而且體檢費用也非常高。更糟糕的是,我們需要幾週時間才能得到檢查結果。在貝利的所有預言中,除了每天工作4小時外,輕鬆快速的診斷或許是最有吸引力的預言。(秋凌)

0 意見: